康健27期 文/胡蔓莉
廣受全球樂迷喜愛的馬友友15歲時,也曾經酗酒頹廢、拒絕練琴。男孩子成長為男人的旅程,充滿各種誘惑、迷思的考驗。《康健雜誌》特別企劃,告訴你男孩子從0歲開始,父母可以怎麼做。
在電影「黑洞頻率(原名是無線電波)」裡,消防隊員法蘭克教6歲兒子約翰騎腳踏車,他跑了兩步就說:「要勇敢,你沒問題的,」就鬆開手,約翰跌倒。
30年後,36歲的兒子居然與理論上已救火殉職的父親在無線電通訊裡通上話。他說:「爸爸我愛你,30年來都好想你。」父子二人隔著時空,卻都熱淚盈眶。
通話後的法蘭克在他的時空裡再度教兒子騎車,他說:「孩子,你放心,『我們』一起學,我會一直在你後面,你說『好』時我才放。」他扶著跑跑跑,直到約翰說,「好了,爸爸我可以了,」法蘭克放手,約翰繼續踏板前行,爸爸快樂地大喊,「你會了,你學會了。」
* * *
中國社會因為繼承香火觀念而一向重男輕女,即使21世紀的今天仍然強調「早生貴子」,教養上卻不見有任何前進的作法。
傳統以來,男孩常被期待比別人強、不能輸,壓抑情感、不能訴苦抱怨,另一方面獨子現象使得男孩被縱容得無法承擔壓力、不會處理感情問題。
相較女孩,因為1960年代以後受教育的人數日增,以及社會上愈來愈多女性學業順利、事業傑出,愈來愈有自信;男孩子卻問題層出,而顯得徬徨失措。
台中入夜後男孩拿著西瓜刀飆車砍人,高雄2名員警路檢被男性青少年撞傷,男性情殺、自殺、犯竊盜、搶劫等刑事犯罪事件層出不窮。
根據法務部87年犯罪統計分析:男性犯罪率是女性的4.4倍(每萬人男107.8人比女25.8人),而屬於暴力行為較嚴重之過失殺人、重傷害、強盜、搶奪、盜匪、恐嚇及擄人勒贖等罪,男性犯罪率更是女性的22倍。
而內政部民國88年資料也顯示,男性青少年偏差行為是女性青少年的1.8倍。
美國司法部統計,1987~1997年男性青少年犯謀殺罪更是女性青少年的10倍以上。
男孩比女孩容易出狀況其實可以藉教育、環境來協助改變,而且從小就要開始,父母雙方責任一個不能少。
了解生理特質,適才適性教養
教養男孩應該要先了解男孩生理及成長特質。美國家庭關係治療師葛理安就指出,了解男孩、女孩的差異,才能適才適性教養。男、女生理先天上就有差異,大多數男孩好動、語言表達能力不如女孩,較難適應學校的規矩與課業活動要求。父母要先了解這些特質,理解必須因材施教,才能包容地、有耐心地教養。
科學家發現:男孩是因為胚胎發育第7週有足夠的男性荷爾蒙產生,而出現男性性徵,大腦也因此以男性的網路方式設定。
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不停,他們的世界充滿動作,喜歡探索新奇,對物體、東西、動物有興趣,不像女孩感興趣的是「人」。所以大多數男生東摸摸、西拆拆,喜歡動態、競爭性的遊戲,喜歡新玩具、不喜歡新玩伴,而且動不動想把東西拆開來研究。
男人用右腦處理情緒,用左腦處理語言,左右腦彼此聯繫的纖維束比女性小,不似女性左右腦都有語言和視覺空間能力,所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。
理解男孩生理特質就比較不會輕易視他們為「壞孩子」,反而需要更費心地把他們教養成這個世界較好的一半人口。
隨著科技發展,知識主導經濟的趨勢使未來的世界走向團隊合作,社會需要善於溝通、懂得表達感情與思想的人,大不同於傳統要求男孩要競爭逞英雄、有淚不輕彈、單打獨鬥、爭霸稱王。
教他愛、做家事、懂得休閒、承受失敗
因而,教養男孩首先要教他懂得如何表達感情,當他懂得愛、知道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感情,日後對異性、妻子、兒女才比較會順暢表達愛,對其他人顯示關心,懂得同理他人、欣賞別人的優點,能接受自己犯錯,在這個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,才較能避免盲目競爭,也較能容忍別人犯錯。
此外,由於經濟型態轉變,女性經濟獨立、婚姻型態丕變,男人需自理生活或與另一半合作經營生活,取代了過去只要依賴別人(媽媽、太太)處理,所以男孩有必要學做家事、基本生活技能,才會照顧自己。
台北龍安國小一年級班導師呼籲家長教孩子做家事時曾說了個故事:一個沒做過家事的六年級男孩,父母不在家時,竟然仿造「泡」麵給自己「泡」水餃吃,還不知道吃了生食物。
現在,有些幼稚園就讓孩子練習飯後擦桌子、午睡後整理自己的寢具,小學低年級幫忙準備及收拾餐具,大一點,應可以在父母指導之下做烹飪的前處理、煮飯、煮麵等簡單東西、學些修理東西的技巧。
更大一點,需要訓練他們當家中負責任的男人。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當丈夫不在家時,就請兒子睡前把家裡門窗巡視一遍,讓他對家有責任感。現在,兒子看她做研究忙,都會主動煮飯、洗衣、擦地板,分擔家務。
動態的休閒活動有助好動的男孩活動,在學校籃球場上,常會見到一群男孩只要有球就可以湊起來打個半場球。美國男孩打棒球、歐洲踢足球的風氣從小就開始,大一點打籃球、登山騎越野腳踏車等,除了可以有正當休閒嗜好、又能健身學習團隊合作、結交朋友,成為健康有趣的人。
男孩還應該學自制、能夠接受失敗。一個懂得自制的男孩才會保護自己、也能避免傷害別人。能夠接受失敗,才能走更遠的路。某大學教授求學過程一路順利,留學歐洲時,因為和原來所受美國系統訓練作法不同,畫出來的圖被助教打了回票,從來沒有失敗經驗、也沒有學過如何面對失敗的他幾乎崩潰,幸虧女友支持而順利完成學業。
如何教養
男孩子成長之路充滿試煉,父母如何才能將他教養成身心均衡、快樂的男性呢?
◎及早參與
教養首重及早參與。前教育部長吳京有3個兒子,他從妻子懷孕、孩子出生換尿布、洗澡就和他們一起成長。他教兒子籃球,兒子教他足球,他帶孩子玩,也讓孩子規劃旅遊帶他去玩。就在這樣一起玩、一起打球、一起生活中建立了親密的父子關係,所謂「教養」自然形成。
直到現在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仍然經常和住在美國的太太、孩子通電話,「因為我們都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,」吳京說。
◎誰都不能缺席
不僅要及早開始,而且教養過程「誰都不能缺席,」和平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慧玟認為,父母要從跟孩子生活中教育孩子。
「是從生活中教育,不是坐下來教他生活,」李慧玟說。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生活、談話,才知道他們想什麼、關心什麼。
然而,根據內政部民國85年台灣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:家長在養育兒童時最感困擾的問題卻是「時間不夠」,及「不知如何培養孩子的才能」。
前教育部長吳京為此特別提醒為人父母者,「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,不要成天忙於工作,空閒只和他們談功課。」
然而許多父親卻以為先打拚事業賺夠錢,才能喘口氣接近孩子;還有些父親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工作,或者以為教育是學校、安親班、才藝教室的事,結果與孩子身心相隔、父親的圖像留白。
而事實上,大多數孩子更重視被愛、被關心,「孩子要的是『不孤單』,」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李慧玟嚴肅地指出。
許多企業高階主管年紀大了都有共同體認:孩子成長「錯過就永遠錯過了,再大的事業成就也換不回」,遺憾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參與不多的中鋼集團董事長王鍾渝,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就這樣表示。
達一廣告總監徐一鳴也曾為打拚事業基礎而忙碌,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,「孩子長大了,我怎麼都沒注意到。」懊悔之餘,他重新修改生活模式,儘量推掉應酬回家跟孩子在一起。
「大家都不能缺席才是完整的家,」李慧玟說。
◎不同階段、不同參與
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,男孩成長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──出生至6歲、6歲至青春期之前,以及青春期至成人。父母教養男孩應該依照他們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,而有不同的角色和參與比例。
出生~6歲,跟母親學愛
根據畢德福的理論認為,男孩從出生到6歲小學入學前,是「學習愛的階段」,他需要充分的關愛和安全感,這段時間母親扮演的角色較重要。母親的擁抱、親切解說與對話,讓他感受到愛,學會親密溝通,愉快地認識周遭世界、樂於學習和互動,因而發展語言和社交能力。
母親是男孩第一個接觸的親人,一個母親會將自己對男性所有的印象和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,孩子也從母親的態度與認知中感受男性的角色。
因為母親是男孩碰到的第一個異性,西方國家甚至把母親稱為男孩的「初戀」。每個母親幾乎都有這樣甜美的回憶:小男孩都愛他們的媽咪,「我要跟媽咪結婚」,「媽咪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」,有的大男孩還會說「媽媽是我date(約會)最久的女生」。
母親是否溫柔、尊重他、願意陪他玩、給他自主,都影響一個男孩對異性的認知。當兒子開始對異性感興趣,媽媽能跟他談談女孩子的想法、感覺,告訴他女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男孩。從媽媽那兒男孩可以學到如何和異性相處、知道女生的脾氣、社會上也會有壞女孩等等。
6歲~青春期,跟父親學當男孩
等到6歲左右,男孩很自然的想要當男孩,他會想要知道男孩子應是什麼樣子。這時候,男孩會觀察父親的一舉一動、或模仿周遭男性,這個時期父親對兒子影響最大,他可以幫助兒子學習一些生活能力和技巧,讓兒子對自己有信心而樂於認同男孩的角色。
如果孩子的父親時間不多,做母親的就應該尋求外援。畢竟男孩的世界和想法,並不是身為女性的母親完全能了解,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分析,男孩喜歡父親擁抱他們,和父親做肢體活動,比腕力、探險。男孩子需要和爸爸在一起活動,例如一起出去散步聊天、釣魚露營,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,一起動手做美勞、工藝、運動,培養休閒嗜好等。
不幸的是,現實中,不論中外,大多數人對父親的印象卻被迫仍停留在保守嚴肅、很少在家。
資深電視兒童節目製作兼主持人陶大偉的父親是個將軍,「都是別人向他敬禮,而且那個年代沒有男人抱小孩,」陶大偉回憶,他從來不確定威嚴的父親是不是要跟自己親近,幸好他受溫和、藝術天賦很高的母親影響,所以他花心思、花時間教養自己的獨子陶(吉吉),「愛他要有方式、要表現出來」,因而一路和兒子玩在一起、笑在一塊。
男孩喜歡聽爸爸講故事,認識他的朋友、了解他的工作。
「小胖(陶(吉吉))小的時候我就是天天回家吃飯,每天在飯桌上我都跟他說很多天方夜譚般有趣的故事,」陶大偉認為兒子創意十足,後來唸戲劇想往導演的路發展,應該是跟他從孩子小的時候說了很多故事、啟發他自由思想有關。
陶(吉吉)5~6歲時與陶大偉一起唱和聲,就被陶大偉發現他有音樂細胞,這麼小的孩子居然唱半音都不會走音。同樣都熱愛音樂的父子更加玩在一起,以後陶(吉吉)走上音樂創作的路,還常會問問爸爸的看法。
男孩在很多方面會模仿父親,他會觀察父親對母親的態度、對事物的看法,甚至喜怒哀樂。
如果父親不關心他,兒子往往會用一些行為來引起他注意。這個階段男孩子尿床、拿別人的東西、在幼稚園裡打人闖禍,很可能都是渴望父親關心的緣故。
研究顯示父親缺席的男孩較容易有暴力行為、情感受傷、參加幫派,在學校不能專注影響成績表現。
前教育部長吳京就對國內父親陪孩子成長的比例不高感到憂心。「孩子在家裡感受的關愛不夠,會向外尋求其他刺激,稍不留意,很容易交到壞朋友而走偏,」他指出。
吳京強調,有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因為家庭較完整、也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,發展比較好。
對於很多爸爸忙於事業而缺席,吳京認為,「只要有心,很多事是能克服的。」
和平醫院醫師李慧玟也強調,「參與可以安排,量不足可以重質,」
長年巡迴全球演奏的國際知名音樂家馬友友,曾因忙得只能和兒女在機場匆匆相會,而一度讓孩子以為爸爸是機場雇的工人。
想到家人需要他時,自己卻在3千里外,馬友友為之內疚不已,近年來除了每年兩個月休假在家,有時也特別為陪伴孩子而推拒一些演出。他從父親的角色體會出人生不同的樂趣,「沒有什麼比看著孩子健康長大更讓我快樂,」馬友友說。
母親的參與在男孩上小學後只是退居副位,但仍然要持續給他愛。孩子從小學開始交友,但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分辨是非,母親就可以鼓勵他多交朋友,請朋友到家裡來,「從小學就開始關心孩子交友,多關心是讓自己放心,」青少年心理門診醫師李慧玟說。
澳洲親子專家莎朗則建議母親藉肯定男孩的外貌、稱讚他做家事的能力、說話幽默有趣,來建立他的自信,當媒體上充滿男性暴力犯罪的報導時,溫柔地解說犯罪的事實,將有助男孩排除不必要的罪惡感。
而當男孩與父親相處「量」不足的情況下,母親可以協助掌握「質」的水平,為男孩找可信賴的其他男性模仿對象,例如叔叔、舅舅、姨丈、老師等,為他的成長把關。
青春期需要心靈導師
13~14歲進入青春期,青春期初期的男孩身心尚未發展成熟,卻開始想往外探索認識寬廣的世界,這時如有一位關懷他的男性心靈導師帶領他從男孩蛻變為男人,會對他極有幫助,專家畢德福分析。
美國的心理醫生杜蒙特也說,此時的青少年生理朝大人成長,但心理卻停留在幼年期。而大環境的壓力包括家庭瓦解、學業沈重、酒精毒品誘惑、媒體訊息誤導等,又遠比他們父母的年代嚴重得多,讓青少年更難以承受,因而對自我懷疑、恐懼、缺乏自尊與安全感。
他們被迫加速成長,但不知如何處理壓力,由於見識到的「世界」比過去大,開始不屑父母的建議,而急著想找其他「重要的人」依靠,因而同儕的影響力加大,朋友的價值觀與喜好,往往比父母的告誡較具吸引力。
男性荷爾蒙量激增更使得男孩子變得容易衝動,一群血氣方剛的同儕相互影響下,情緒混亂的青少年容易傾向用暴力解決衝突、毀滅性的方式逃避壓力時有所聞,不少政經企業界聞人家中都有教養兒子大不易的難言之隱。
生理發育也讓他想要不一樣,嚮往光榮感、當英雄。因為要當男人、大人,男孩會做「大男人的事」。以耍「酷」、叛逆的行為宣示「我不再是孩子了」。他會模仿大人抽菸、喝酒以示獨立自主,追求速度所以飆摩托車、開快車,要用新型、酷炫的大哥大顯示有「地位」,甚至把性經驗也當成長大的標誌。
一旦需求增加但資源卻不足時,青少年很容易控制不住慾望去偷,由偷而搶,由搶而發生暴力犯罪。
留言列表